必一运动·逐梦跑道上的青春回响——杭州体育学校记
清晨六点的杭州,薄雾未散,杭州体育学校的塑胶跑道上已响起整齐的脚步声。一群身着藏青运动服的少年正沿弯道疾驰,裤脚沾着草屑,额前碎发被汗水浸湿,贴在皮肤上。带队教练老周立在跑道边,秒表悬在半空,声音洪亮:“最后两百米,加速!”
一、山里来的“飞毛腿”
跑在最前面的小林,是去年从丽水山区来的插班生。初来时,他连400米都跑不完,如今已是校田径队短跑主力。“我爷爷是村里赤脚医生,常说‘身体是革命本钱’,所以我从小就爱跑。”小林抹了把脸,指节因握拳过度泛白,“直到来这里,才懂有人把跑步当成信仰。”
体校生活远超想象艰苦。每天五点半起床,先练半小时体能,接着是专项技术课,下午则是力量训练与战术分析。小林的宿舍里,床底堆着十几双跑鞋,每双鞋底都磨穿了层皮。“最苦的是冬训,”他翻出手机相册,屏幕上是裹着羽绒服在雪地里冲刺的照片,“但看教练的眼神,就不敢放弃。”
二、藏在器械里的勋章
体操馆内,12岁的小雨正练高低杠。她身姿轻盈如燕,指尖却磨出厚茧。“三岁开始练体操,每天压腿、下腰,疼得哭鼻子,妈妈说‘选了就要做到最好’。”小雨摊开手掌,掌心老茧清晰可见,“这算不算勋章?”
杭州体育学校始建于1956年,如今是浙江省重要体育人才基地。校园里有标准田径场、游泳馆,还有运动康复中心与心理咨询室。“我们不只培养运动员,更要教他们面对失败。”校长李明说,近年引入智能训练系统,同时开足文化课,让退役学生能升学或就业。
三、亚运前的热浪
临近亚运会,校园里多了忙碌气息。小林入选火炬传递队伍,捧着模型笑得灿烂:“为家乡盛会出力,特骄傲!”体操队则在模拟赛场训练,小雨说:“想拿块亚运奖牌,给教练争气。”
傍晚,跑道上仍有学生训练。晚风掠过,带着青草香与少年们的笑声。在这里,每一滴汗水都在诉说奋斗,每一次跌倒都是起跳的准备。杭州体育学校,这个孕育梦想的地方,将继续见证青春的热血与荣光。
(全文约750字)
留言: